电子科技大学胡旻课题组

电子科技大学胡旻课题组

胡旻

胡旻

教授,博士生导师

教育经历
2003.9-2009.6
电子科技大学 等离子体物理专业 工学博士学位
导师:刘盛纲院士
1999.9-2003.7
浙江大学 信息工程专业 工学学士学位

工作经历
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学院太赫兹科学研究中心骨干成员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入选四川天府青城菁英计划
电子学会太赫兹分会副主任委员

2017.12-至今
电子科技大学 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教授
2009.6-2017.11
电子科技大学 讲师、副教授
2011.9-2012.9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 PSFC 博士后


  • 入选四川天府青城菁英计划
  • Outstanding Service on the Local Organizing Committee of the 2021 IRMMW-THz Conference 

       (by 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Infrared, Millimeter, and Terahertz Waves)


研究方向

长期致力于自由电子太赫兹辐射源、太赫兹等离子激元、太赫兹散射式近场显微镜和太赫兹成像系统方面的研究。近年来先后主持和承担了包括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973”项目、国家自然基金委重点项目、面上项目、青年基金在内的多个国家级太赫兹项目。在Physical Review Letters、Carbon等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SCI论文9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多次受邀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做大会报告并担任分会主席。作为会议主席、执行主席组织了全国太赫兹科学技术年会、全国激光技术及光电子会议太赫兹分会,担任第四十六届国际红外毫米波太赫兹会议程序委员会主席。

在基础研究领域:在国际上率先提出利用自由电子与表面等离子体激元相结合产生电磁辐射,理论成果发表在Physical Review Letters,被Nature Physics高度评价。近年来一直在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工作,进一步提出太赫兹量子电磁学发展方向,即通过将麦克斯韦方程量子化,描述自由电子激发的电磁场;利用量子力学理论描述准粒子;同时考虑自由电子和准粒子相互作用,建立太赫兹量子电磁学理论框架下的薛定谔方程,研究自由电子激发准粒子激元产生太赫兹辐射的物理过程,进而发展太赫兹激元真空电子辐射源。这一理论研究已成功获得国家自然基金委基础科学中心项目和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基于准粒子激元激发的太赫兹辐射研究”支持,同时前期研究成果在Carbon、Photonic Research等一区期刊发表。

在器件研制方面,提出基于Smith-Purcell超辐射的小型化真空电子学器件,并提出发展了基于双电子注与亚波长孔阵列结构产生Smith-Purcell超辐射机理的衍射辐射器件,双电子注通过结构耦合大大降低了器件起振电流,提高了互作用效率,相关器件可以达到0.3THz500mW输出功率,满足太赫兹应用需求。研究成果发表在IEEE Transactions on Electron Devices上。

在太赫兹应用方面:利用全国产设备,成功实现太赫兹近场显微系统THz-SNOM。该系统是国际上首套基于真空电子器件的太赫兹近场成像系统,有效解决了太赫兹近场系统信噪比的问题,成功实现了20nm分辨率的太赫兹成像,在病毒观测、牙齿脱矿等多个生物医学场景中得到了应用,同时打破了国际厂商对该仪器的垄断。利用该仪器,开展了太赫兹生物医学、文物保护和无损检测等相关研究。其中生物医学研究获得家重点研发计划变革性技术项目“太赫兹医学影像及诊断系统中的关键数学问题及应用”支持。

相关事迹

2018年9月,在刘盛纲院士带领下,作为太赫兹团队核心成员带领团队师生赴日本名古屋参与第43届国际红外毫米波-太赫兹会议(IRMMW-THz 2018),团队多名师生作会议口头报告和张贴报告。更重要的是,代表刘盛纲院士作为答辩人员取得了第46届国际红外毫米波太-赫兹会议(IRMMW-THz 2021)在中国的举办权。这是该会议首次来蓉,也是继北京(2000年)、上海(2006年)、香港(2015年)后会议第四次在中国召开。

2019年5月,带领团队博士生张天宇前往德国慕尼黑参与国际纳米分析领域知名公司Neaspec(Attocube)举办的第一届国际纳米分析研讨会,与国际顶尖学者们(曾发表Nature, Science正刊等高水平期刊文章)分享所在实验室最新的实验进展和科研构思,取得极大进展。

2019年6月,作为太赫兹团队核心成员带领团队师生赴上海虹桥参与第六届全国太赫兹科学技术学术年会,并作为大会执行主席成功举办本次会议。在会议上,邀请了工作于日本东京理化学研究所的翁钱春博士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韩若楠副教授等在国外工作的知名学者,参与本次会议并作大会特邀报告,赢得众多专家学者的普遍好评。

2019年9月,作为太赫兹团队核心成员带领团队师生赴法国巴黎参与第44届国际红外毫米波-太赫兹会议(IRMMW-THz 2019),团队多名师生作会议口头报告和张贴报告。

自2020年初新冠疫情爆发以来,虽然参与国际交流和国际教育的机会受到了很大限制,但在国际交流和教育方面仍做出了一些积极的工作。

2020年11月,作为太赫兹团队核心成员带领团队师生在线上参与了原定于美国布法罗举办的第45届国际红外毫米波太赫兹会议(IRMMW-THz 2020),团队多名师生作会议口头报告和张贴报告。

2021年8月30日-9月3日,IRMMW-THz2021在成都顺利召开。在历时三年的会议筹办周期内,作为会议程序委员会共主席,邀请全球90名来自红外毫米波-太赫兹细分研究领域的权威学者、专家组建评审委员会,开展了严谨有序的稿件评审和遴选相关工作,充分保证和执行顶级会议的高规格高水准;同时,灵活应对疫情形势的变化,携本地组委会克服万难,最终以Whova+Zoom结合的创新线上模式召开会议,汇集超1370名学者和业界专家在线注册参会,开创了2019年巴黎大会后的新篇章,获得国际委员会和全球参会者的高度赞赏。此次会议也为IRMMW-THz系列后续会议以及在成都召开的其他国际会议提供了有力借鉴与支持。IRMMW-THz2021是有史以来在四川省召开的红外毫米波-太赫兹领域规格最高、影响最大的国际性会议。会议的举办大幅提升了四川及成都在红外毫米波太赫兹领域的国际影响力,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进一步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和国际知名度,为吸引更多著名大学、创新平台、科研机构、大型企业来蓉建立信息产业研发中心、分支机构和总部基地,在研发、制造、服务多方面与成都开展多形式合作铺垫了良好基础。

2021年10月,在的大力推动和持续联系下,太赫兹团队博士生王月莹赴美国科罗拉多大学波尔湾分校开始了为期二年的博士联合培养阶段。合作导师是红外近场光学领域国际知名学者Markus Raschke。目前,王月莹正在积极开展相关的实验工作,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研究进展。

在2023年4月于成都召开的第24届IEEE国际真空电子学会议(IVEC 2023)上,担任本地组委会主席和程序委员会评审,会议筹备工作现正有序进行中。

More To Explore